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當前汽車行業正在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開展的自主開發與創新,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係作支撐,然而在頻頻的召回事件中,零部件質量問題不斷浮出水麵 。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的汽車投訴大概有6482件 ,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5.6%,上升速度居投訴排行榜第5位,其中零部件質量投訴問題是主因 。零部件質量問題不僅僅是零部件企業本身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整個汽車行業發展的問題 。
看到汽車大國因零部件質量問題而緩慢前進,難免讓人心疼 ,在心痛的背後更讓人深思:如果沒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能生產高質量產品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 ,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願望就不可能實現 。
自主品牌難以突圍
“自主品牌企業的突出問題是抄襲,缺乏自主創新”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長期靠抄襲外資汽車外形進行所謂的“研發”,將采購件拚裝到車體內,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並由此產生了自主創新能力與技術積累欠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企業並沒有在此一輪的發展中大麵積培育出具備研發實力的係統內供應商,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更多依然是靠日本企業供應。
對於中國本土汽車零部件公司落後的現狀,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讓自主品牌企業集中在低端車型領域進行低價競爭,到最後大家都沒有實現良好積累。
不僅如此其中環境因素,思想觀念,政策之因都是影響自主品牌的發展,一個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固然簡單,但是怎麽走出去才是難點,2010年自主品牌還沒有打響,以後的路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關鍵零部件難以自主
我國是汽車大國這已毋庸置疑,但是要說我國是汽車強國,恐怕說出來安徽快三都會臉紅,中國核心汽車零部件技術的長期缺失在不知不覺中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似乎這個弱點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不可突破的一堵牆:關鍵零部件發展滯後是製約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零部件企業在傳統的、低附加值的零部件方麵已經形成一定配套規模,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特別是電子技術零部件,比如空調、電動轉向、電子製動、懸掛係統、發動機控製等,仍基本由外方獨資企業或合資企業控製。關鍵零部件問題仍是我國零部件企業及汽車行業發展的難題。
假冒偽劣難以消除
據預測2015年中國汽配行業規模可達到2.5萬億,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一供應商,儼然成為全球汽配采購中心。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我國汽配行業中,有一些汽配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不講誠信,違法違規經營;購買產品不放心、消費服務不稱心、投訴渠道不舒心、解決問題不塌心等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加深了汽配行業“髒亂差”的不良形象;尤其有些汽配產品的真假,就連很多業內人士也驚呼實難辨別。汽配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品層次低,附加值低,難以打開國際市場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評價:2010年可以說是汽車零部件行業取得了突破,數據顯示零部件企業的利潤額高達7千億,同時,汽車零部件行業還有這樣的聲音出現: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繁榮遠未像安徽快三想像的那樣樂觀,尚有很多問題急需安徽快三解決。